平均律 维基
Advertisement

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全名 Johann Sebastian Bach
出生 1685年3月31日儒略曆3月21日)
神聖羅馬帝國艾森納赫
逝世 1750年7月28日儒略曆7月17日) 〔65歲〕
神聖羅馬帝國萊比錫
所屬時期/樂派 巴洛克
擅長類型 管風琴曲、其他鍵盤樂、宗教音樂、協奏曲、其他樂器獨奏曲
代表作 平均律鋼琴曲集、勃蘭登堡協奏曲、戈德堡變奏曲、馬太受難曲、大量康塔塔
學生/受影響人物 W.F.巴哈C.P.E.巴哈J·C·F·巴哈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德語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同作曲家韓德爾泰勒曼齊名。巴哈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被尊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來源請求],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來源請求]。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六,僅次於第五偉大的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

巴哈出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州小城艾森納赫的一個音樂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宮廷樂長,在德國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度過了最後27年的時間。

儘管他的音樂並沒有開創新風格,但他的創作使用了豐富的德國的音樂風格和嫻熟的復調技巧。他的音樂集成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但由於音樂的風尚迅速轉向為洛可可古典主義風格,巴哈的復調音樂音樂被視為陳腐之物,其成就長時間未得到應有的評價,僅僅作為管風琴演奏家而聞名。雖然莫札特貝多芬等偉大作曲家均對巴哈的作品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孟德爾遜萊比錫的圖書館中發現了巴哈的《馬太受難曲》,並且在其音樂會上演奏,才震驚音樂界。此後孟德爾遜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掘、整理和推廣,經過幾代音樂家的共同努力,巴哈逐漸獲得了今天的崇高地位。

生平[ | ]

童年[ | ]

1685年3月21日(格里曆3月31日),巴哈出生在德國艾森納赫。他的父親約翰·安布羅休斯·巴哈是鎮上的音樂家,教巴哈小提琴羽管鍵琴叔叔們也是職業音樂家,包攬了從教堂管風琴宮廷作曲家、音樂家的職位。巴哈的叔叔,約翰·克里斯多夫·巴哈(1645年至1693年)教了巴哈關於管風琴演奏藝術。巴哈因此感到自豪,1735年左右,他起草了一份族譜,名為《音樂巴哈家族的起源》。

巴哈的母親死於1694年,他的父親也在8個月之後隨其母親而去。10歲的巴哈成為了孤兒,並住進了位於奧爾德魯夫的長兄約翰·克里斯多夫·巴哈(與叔叔同名,1671–1721)家裏。在這裏,他模仿、學習並演奏音樂;而他哥哥,一個職業教堂管風琴師,也經常用翼琴指導他。

他哥哥讓他接觸的作品有來自當時南德的大作曲家,也有來自北德的作曲家,也有法國人,例如讓-巴普蒂斯特·呂利路易斯·馬贊德馬蘭·馬雷,以及意大利人吉洛拉莫·弗列斯可巴迪。年輕的巴哈也許觀摩學習了這些作曲家的作品。巴哈的手稿表明了他曾經為他哥哥抄總譜,但是顯然他的哥哥禁止他這樣做,也許是因為覺得這樣浪費了他的時間。

巴哈幼年進入艾森納赫拉丁語學校,這裏恰好也是200年前馬丁·路德的母校。馬丁·路德是16世紀基督教改革的始作俑者,新教的奠基人。他主張信仰的唯一泉源是《聖經》,不需教士來充當中間人,並在瓦爾特堡把<聖經>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譯為德文。少年巴哈學習路德派教義理所當然。7歲學習聖經、詩篇、教義問答,特別德文和拉丁文的福音書和使徒書;後在奧爾德魯夫老修道院進一步學習萊昂哈德.胡特爾的《神學概論》。除了宗教,馬丁·路德在音樂上也對巴哈啟發頗多。他曾創作許多以簡潔配樂而成的曲調,加入欲傳達的語言,一般稱為眾讚歌,又名聖詠合唱,借音樂在宗教改革上贏得不少信徒。巴哈致力於眾讚歌這種曲調的經營,他離開拉丁語學校後的幾年到呂內堡的米歇爾學校,數年唱詩班經歷,使他積累了大量16、17世紀的宗教眾讚歌曲目。可以說,馬丁的聖讚歌集是巴哈音樂的不竭源泉之一。

大約14歲的時候,巴哈和一個比他大一些的校友喬治·艾德曼一起被授予合唱獎學金,就讀位於呂內堡的名校聖米迦勒學校。在校2年中,他廣泛地接觸了歐洲文化,此外,除了參與學校的無伴奏合唱團外,他也演奏風琴大鍵琴。他學習了法語意大利語,在神學拉丁語歷史地理物理學等知識領域打下深厚的根基。他與德國北部的的貴族子弟交往,這些人被送到一些高專業性的學校學習,準備在外交、政治或軍隊中有所發展。

阿恩施塔特到威瑪(1703-1708年)[ | ]

1703年1月,在從聖米高畢業,並被拒絕一個位於桑格勞森的管風琴師職位後不久,巴哈被約翰·恩斯特公爵聘用,在威瑪一個教堂擔任場地音樂家。他的角色並不十分清楚,但很顯然還包括一些與音樂無關的僕役工作。他在威瑪待了7個月,全面學習了從阿爾卑斯山脈另一側傳來的新穎的音樂表現形式—音響色彩組合,發展了非凡的管風琴(即興)演奏技藝。之後,巴哈被邀請到阿恩施塔特的聖博尼費斯教堂,為其新完工的管風琴作檢查,並舉辦了啟用音樂會。在這個位於魏瑪西南大,這個工作體面但並不繁重,而且能得到一份不錯的薪水。

良好的環境和對音樂熱情的僱主並沒有緩解年輕的管風琴師和當局之間的緊張關係。巴哈顯然是對合唱團的水平不滿,但更嚴重的是,1705年至1706年,他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拜訪了偉大的風琴師和作曲家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並參與他在北德呂貝克聖馬利亞教堂的音樂會。此次拜訪布克斯特胡德的旅行,來回需要各徒步約400公里,他請了30天的假,卻離職4個月,且未通知僱主,這成為他在1706年1月宗教法庭上被指控的「罪狀」之一。這趟超過預期計劃時間的旅程,強化了布克斯特胡德對對巴哈早期風格的影響,也顯示了在巴哈心目中布克斯特胡德的重要性。巴哈想成為布克斯特胡德的助手和接班人,但不希望娶他女兒,而這顯然是一個條件。

據1705年8月的法庭記錄,巴哈曾經被牽扯進一個爭執事件:

「J.S.巴哈,新教堂的管風琴手,就是坐在那裏的那個,因為他昨天深夜走路回家時……有六個學生坐在長石上,當他經過鎮上的禮堂的時候,學生蓋耶斯巴哈拿着一根木棒跟在他後面,問他(巴哈):為什麼巴哈辱罵他(蓋耶斯巴哈)?巴哈回答說沒有。但因為沒有人能夠證明,所以他說話的氣勢有點不足。蓋耶斯巴哈說也許巴哈沒有辱罵他,但是巴哈一定侮辱了他的巴松管演奏,侮辱他的巴松管演奏就是侮辱他本人……於是蓋耶斯巴哈打了巴哈。巴哈並沒有想到會被襲擊,他已經抽出了他的匕首,但蓋耶斯巴哈與他扭打在一起,直到其他的學生趕到,並把他們分開。

1706年巴哈得到了一個在米爾豪森聖布拉烏斯的風琴師職位,並待了好幾年。在那裏顯然有更好的薪酬、更高的地位,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更好的唱詩班。4個月之後,1707年,巴哈成為米爾豪森的布拉希斯基希的管風琴師;同年,和他的第二代堂姐瑪莉亞·芭芭拉·巴哈(Maria Barbara Bach)結婚。他們育有7個孩子,但只有4個活到了成年,包括威廉·弗里德曼·巴哈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哈,他們後來都成了重要的作曲家。

巴哈提議將聖布拉烏斯的管風琴翻新,雖然費用昂貴,但教堂和米爾豪森市政府都予以核准。作為回報,巴哈為1708年的新地方議會成立開幕儀式精心製作了喜慶的清唱劇上帝是我的國王,BWV71》(Gott ist mein König, BWV 71)。地方議會很高興巴哈對他們的豐厚回報,在之後的幾年裏又兩次讓巴哈指揮演奏它。

身在威瑪[ | ]

巴哈演奏了其清唱劇《上帝是我的國王,BWV71》,同年辭職去接受一個報酬更為豐厚的職位,任魏瑪公爵威廉.恩斯特的宮廷管弦樂師;1714年成為樂長。在威瑪巴哈創作了大部分管風琴作品,也首次發現了韋華第的音樂,開始了協奏曲的創作。1717年接受柯登的安哈爾特利奧波德親王的樂正職位;但其辭職被威廉.恩斯特所阻撓,在免除其義務之前甚至還把其關押在獄中。

柯滕時期[ | ]

柯滕時期是巴哈一生中最為高產和未受干擾的時期,這段時間他創作了許多器樂作品:《勃蘭登堡協奏曲》,《鍵盤小曲集》,《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和小提琴,大提琴獨奏作品等。1720年當他和利奧波德親王一同出遊時,其妻死去,留下他和7個小孩;第二年再婚,娶安娜·瑪德蓮娜·巴哈(1701-1760)為妻;當親王利奧波德娶了一個對音樂不感興趣的女人時,巴哈開始尋找一份新工作。

萊比錫[ | ]

1722年,萊比錫聖樂領唱庫瑙逝世時,巴哈申請該職位,萊比錫當局先是把該職位讓給了泰勒曼,隨後又任命了克里斯托坲.格勞普納,巴哈在1723年正式任該職。作為教會音樂的指揮,他要督導教會樂手,提供禮拜式中的樂曲;在托馬學校任教;在這裏他創作了最偉大的宗教作品《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B小調彌撒》和《聖母頌》,宗教劇及大多數的教會清唱劇。1729年他組織了著名的萊比錫大學音樂社,由職業歌手和學生組成,每周舉行音樂會。領導該組織一直到1737年,1739-1743年又繼續領導。

逝世[ | ]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巴哈患有白內障,視力逐漸喪失,1749年以當時落後設備進行了眼科手術,幾乎使他完全失明。他的這場疾病原因不明;據說他突然恢復了視力,但卻由於手術後的後遺症於1750年7月28日逝世,享年65歲,死因據當時報紙所刊是因為一場「非常不成功的眼科手術造成的不愉快的後果」,據現在歷史學家推測則是因為腦中風合併肺炎。隨後在萊比錫舉行葬禮。

音樂風格和創作[ | ]

按照巴哈兒子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哈的說法,巴哈在作曲方面是無師自通的。他沒上過任何作曲方面的課程。

因為從青年時代起,他就開始研究很多有影響的作曲家的作品並從中學習。這主要經由對音樂的聆聽,閱讀,抄寫,複製,加工,模仿和對作曲媒介,形式,種類的研究。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哈還說:

「虔誠的他以自己額外的努力形成了自己風格……僅僅是模仿其他作品,他在青年時代就已經成了一位了不起的賦格作曲家……經過許多演出……沒經過系統性學習的他已經掌握了管弦樂隊的訓練和指揮。」

家庭成員[ | ]

1707年,巴哈和他的堂姐Maria Barbara Bach(1684年-1720年)結婚,生有7個孩子,4個活到成年:

  • Catharina Dorothea (1708年12月28日-1774年1月14日)
  • 威廉·弗里德曼·巴哈(1710年11月22日-1784年7月1日)
  • 卡爾·飛利浦·埃馬努埃爾·巴哈(1714年3月8日-1788年12月14日)
  • Johann Gottfried Bernhard Bach(1715年5月11日-1739年5月27日)

1720年,Maria去世,巴哈再結良緣,1721年娶了安娜·瑪德蓮娜·巴哈。生有13個孩子,6個活到成年:

  • Gottfried Heinrich (1724年-1763年)
  • Elisabeth Juliana Friederica, called "Lieschen"(1726年-1781年)
  • 約翰·克里斯多福·弗里德里希·巴哈(1732年6月21日-1795年1月26日)
  • 約翰·克里斯金·巴哈(1735年-1782年)
  • Johanna Carolina (1737年-1781年)
  • Regina Susanna (1742年-1809年)

作品[ | ]

巴哈的作品的目錄中,使用的BWV,是德文「Bach Werke Verzeichnis」的縮寫,意譯即「巴哈作品目錄」。這個分類體系由沃夫岡-史密德(Wolfgang Schmieder)完成於1950年。此分類法依據是體裁,而非作品的創作年代。

  • 頌讚曲,BWV1-BWV224
  • 大型合唱宗教作品,BWV225-BWV249
  • 眾讚歌和宗教歌曲,BWV250-BWV524
  • 管風琴音樂,BWV525-BWV748
  • 鍵盤音樂,BWV772-BWV994
  • 魯特琴音樂,BWV995-BWV1000
  • 室內樂,BWV1001-40
  • 管弦樂,BWV1041-71
  • 卡農和賦格曲(散),BWV1072-BWV1126

較著名的作品[ | ]

  • 勃蘭登堡協奏曲,BWV1046-BWV1051
  • 小提琴協奏曲,BWV1041-BWV1043
  • 德國組曲,BWV825-BWV830
  • 十二平均律鍵盤曲集,BWV846-BWV893
  • B小調彌撒,BWV232
  • 馬太受難曲,BWV244
  • 約翰受難曲,BWV245
  • 管弦樂組曲/樂隊組曲,BWV1066-BWV1069
  • 哥德堡變奏曲,BWV988
  •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1007-BWV1012
  • 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BWV1001-BWV1006
  • 音樂的奉獻,BWV1079
  • 賦格的藝術,BWV1080
  • G弦上的詠嘆調,原為BWV1068管弦樂組曲第三號 Suite No. 3 in D major的第三樂章改編而成
  • 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BWV1042

音樂風格[ | ]

巴哈的音樂創作受到多方面影響,包括意大利的器樂協奏曲和奏鳴曲,北德管風琴學派的管風琴音樂,新教聖詠,法國的羽管鍵琴音樂等等,在他的作品中,巴哈將前人的創作成果融匯貫通,並運用不可思議的對位法技術,創造出極為崇高,深邃,豐富的音樂世界,將巴洛克音樂發展到巔峰。

對後世的影響[ | ]

巴哈死後數十年間,僅僅被認為是較次要的作曲家,其作品也多被當成練習曲使用。1829年,孟德爾遜指揮上演《馬太受難曲》,宣告「復興巴哈」運動的開始。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多推崇巴哈,蕭邦的24首前奏曲與他的晚年作品中對位法的使用、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最終樂章等,就是受到巴哈的啓發。到了20世紀,由於新古典主義音樂的興起,巴哈風格在現代音樂創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參見[ | ]

  •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參考文獻[ | ]

  • Mendel, Arthur (1999), The New Bach Reader,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0-393-31956-3.
  • Wolff, Christopher (1983), The New Grove: Bach Family, Papermac, ISBN 0-333-34350-6.
  • 楊薇, 巴哈的性格與音樂風格:《音樂探索》,2011年第2期.
  •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1997),巴哈傳,中國和平出版社:第四章 年輕的塞巴斯蒂安學藝,P52,ISBN 9787801018151.

閱讀建議[ | ]

  1. Baron, Carol K. (2006-06-09). Bach's Changing World: Voices in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ISBN 1-58046-190-5.
  2. Boyd, Malcolm (2001-01-18). B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4222-5. http://www.amazon.com/dp/0195142225.
  3. Eidam, Klaus (2001-07-03). The True Life of J.S. Bach. Basic Books. ISBN 0-465-01861-0. http://www.amazon.com/dp/0465018610.
  4. Geck, Martin (2006-12-04). Johann Sebastian Bach: Life and Work. Harcourt Trade Publishers. ISBN 0-15-100648-2. http://www.amazon.com/dp/0151006482.
  5. Hofstadter, Douglas (1999-02-04). Go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Basic Books. ISBN 0-465-02656-7. http://www.amazon.com/dp/0465026567.
  6. Schweitzer, Albert (1967-06-01). J. S. Bach (Vol 1).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0-486-21631-4.
  7. Spitta, Philipp (1997-07-03). Johann Sebastian Bach: His Work and Influence on the Music of Germany, 1685–1750 (Volume II).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0-486-27413-6.
  8. Stauffer, George (February 1986). J. S. Bach As Organist: His Instruments, Music, and Performance Practic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53-33181-1. http://www.amazon.com/dp/0253331811.
  9. Williams, Peter (2007-03-05). J.S. Bach: A Life in Mus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87074-7. http://www.amazon.com/dp/0521870747.
  10. Wolff, Christoph (September 2001). Johann Sebastian Bach: The Learned Musician.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0-393-32256-4. http://www.amazon.com/dp/0393322564.

外部連結[ |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