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年—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30年—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歷史[]
如果用历史事件来划分,“浪漫主义音乐”则可以从1813年E.T.A霍夫曼论述贝多芬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始,到1914年勋伯格提出“不协和音的解放”为止。(出自《西方音乐简史》余志刚编2006年版)
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驅,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瓦格纳,钢琴音乐的代表是李斯特。
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科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在瓦格纳和勃拉姆斯时代式微。
代表[]
早期[]
前期[]
中期[]
民族乐派[]
- 格林卡
- 柴可夫斯基
- 斯美塔那
- 德沃夏克
- 西贝柳斯
- 阿尔贝尼兹
后浪漫主义[]
参看[]
- 浪漫主义
- 國民樂派
|
艺术音樂(古典音乐)时期 | 西洋||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巴洛克时期 | 古典主义时期 | 浪漫主义时期 | 20世纪 | ||
Analogues of nucleic acids: | 浪漫主义时期 | Analogues of nucleic acids: |
早期代表: | 贝多芬 | 凯鲁比尼 | 韦伯 | 帕格尼尼 | 罗西尼 | 贝利尼 | 多尼采蒂 | 舒伯特 | |
---|---|---|
前期代表: | 门德尔松 | 肖邦 | 舒曼 | 李斯特 | |
中期代表: | 威尔第 | 瓦格纳 | 奥芬巴赫 | 勃拉姆斯 | 小约翰·施特劳斯 | 布鲁克纳 | 弗兰克 | 古诺 | 比才 | 圣-桑 | |
民族乐派代表: | 格林卡 | 强力集团 | 柴可夫斯基 | 斯美塔那 | 德沃夏克 | 西贝柳斯 | 阿尔贝尼兹 | |
后浪漫主义代表: | 福莱 | 马勒 | 理查·施特劳斯 | 拉赫玛尼诺夫 | 埃尔加 | 格拉祖诺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