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主义 (Platonism),美国传统辞典 解释为:The philosophy of Plato, especially insofar as it asserts ideal forms as an absolute and eternal reality of which the phenomena of the world are an imperfect and transitory reflection.
(中文 翻译:柏拉图哲学或柏拉图 的哲学 ,尤指宣称理念形式是绝对的和永恒的实在,而世界中实在的现象却是不完美的和暂时的反映。)
宣称信仰柏拉图主义并非意味着接受柏拉图 的所有见解,而往往只是对如下特定思想的认同,即理念形式是存在的、永恒的,并比世界中的现象更实在、更完美,甚至是唯一真正实在和完美的实体。这个体系还包括认为理念形式只能由灵魂 所认识等。
对柏拉图主义的辩护有:语言 对象的抽象 描述的一般性和其所描述对象的特殊性的对比;数学 对象的抽象和毫无疑问的精确性等。
柏拉图主义中的理念形式在不同的情形下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如:一类事物的名称;数学对象;自然定律等。
柏拉圖關於靈魂的思想:靈魂是單純不能加以分解的,有生命和自發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純粹的,因他有追求世界的慾望,而墮落到地上,被圈入於肉體中,注定要經過一個淨化的階段。
理想的靈魂是一個有條理的靈魂,其中較高的功能駕馭較低的功能,他有聰明(sofi,a)勇敢(andrei,a)、克己(sofros,unh)和正直(dikaiosu,nh)四種德行。有理性的生活是至善的,物質是不完善的,靈魂要從這種障礙物中解脫出來。
柏拉圖將心靈「存有」(Being)的高層世界當作是不變的,和肉體的感官變異(Becoming)做對比。柏拉圖的形式(Forms)或理念(Ideas),也就是永恆的絕對者(eternal absolutes)。對柏拉圖主義者而言,普遍概念要比個別事例更真實。
影響 [ ]
柏拉图主义其後由基督教 教父 奧古斯丁 改造,成為基督教的哲學 論證,服務於神學 教義。
參照 [ ]
參考書目 [ ]
《奧古斯丁》,Henry Chadwick,黃秀慧譯,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7
柏拉图主义
學院
早期
柏拉圖 · 斯珀西波斯 · 赫拉克利德斯·彭提烏斯 · 皮拉的美涅德謨 · 尤得塞斯 · 奧普斯的菲利普 · 色諾克拉底 · 克朗托 · 寶利蒙 · 雅典的克拉特 中期
阿爾凱西勞 · 庫瑞涅的拉居得 · 特勒克勒斯 · 伊凡德爾 · 赫格西紐斯
晚期
卡尼阿德斯 · 克里托瑪庫斯 · 查爾斯馬達斯 · 拉里薩的斐洛
中期柏拉圖主義 安條克 · 斐洛 · 普魯塔克 · 阿爾比努斯 · 阿爾喀諾俄斯 · 阿提格斯 · 推羅的麥克馬斯 · 亚帕梅的努美尼 · 卡西烏斯•朗吉努斯 · 帕干的俄利根
新柏拉图主义 阿摩尼阿斯•薩卡斯 · 普罗提诺 · 普羅提納斯的弟子 · 亞米流 · 波爾菲里 · 楊布里科斯 · 索帕特 · Sosipatra · 伊迪休斯 · 德克西帕斯 · Chrysanthius · 尤利安 · 撒路斯提烏斯 · 以弗所的馬克西穆斯 · 麥拉的尤西比厄斯 · 安東尼 · 希帕提婭 · 雅典的普魯塔克 · 馬克羅比烏斯 · 阿斯克蕾畢珍妮亞 · 希羅克洛斯 · 敘亞努 · Hermias · 阿德西亞 · 普羅克洛斯 · 阿摩尼奧斯·赫爾米埃 · 阿斯克列庇歐多圖斯 · 馬里纽斯 · Hegias · 伊西多爾 · 達馬希烏斯 · 辛普利丘斯 · 普里西安 · 奧林匹德羅斯
歷史 古代 (佛教 · 中國 · 希臘 · 希臘化 · 印度 · 伊朗 ) · 中世紀 (基督教 · 伊斯蘭教 · 猶太教 ) · 現代 (17世紀 · 18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 當代 列表 基本主題 · 主題列表 · 哲學家 · 哲學 · 術語 · 運動 · 更多列表
分支 哲學與 行動 · 生物學 · 化學 · 教育 · 經濟 · 環境 · 地理 · 資訊 · 醫療衛生 · 歷史 · 人性 · 幽默 · 語言 · 法律 · 文學 · 數學 · 心靈 · 音樂 · 存有 · 哲學 · 物理 · 政治 · 心理 · 宗教 · 科學 · 社會科學 · 科技 · 戰爭 學派 分析哲學 · 亚里士多德學派 · 艾什爾里派 · 阿威羅伊主義 · 阿維森納主義 · 歐陸哲學 · 法蘭克福學派 · 犬儒主義 · 解構主義 · 義務論 · 辯證唯物主義 · 二元論 · 經驗主義 · 存在主義 · 黑格爾哲學 · 解釋學 · 人文主義 · 唯心主義 · 照明主義哲學 · 康德哲學 · 自由主義 · 邏輯實證主義 · 馬克思主義 · 唯物主義 · 一元論 · 穆爾太齊賴派 · 新柏拉圖主義 · 新生哲學家 · 虛無主義 · 客觀主義 · 本體論 · 日常語言 · 現象學 · 柏拉圖主義 · 實證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後結構主義 · 實用主義 · 前蘇格拉底哲學 · 理性主義 · 現實主義 · 相對主義 · 經院哲學 · 懷疑主義 · 斯多亞學派 · 結構主義 · 超驗通神論 · 功利主義 · 品德倫理學 · 唯美主義 · 實驗哲學 地区 中國 · 希臘 · 希臘化 · 印度 · 伊朗 · 德国 · 意大利 · 法国 ·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