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律 维基
Advertisement

File:Undeveloped film.png

未沖洗的Arista ISO 125黑白底片。

File:Black and White Negative.JPG

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就會有黑白負片的效果

File:黑白負片(原始).JPG

上圖的原始版本

底片,又名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现今广泛应用的底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種底片為軟性,捲成整捲方便使用,所以又稱膠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早期的底片用玻璃作片基,19世紀晚期塑膠工業技術成熟,壓成薄片的塑膠片取代玻璃成為片基。於是膠片成為底片的代稱。

底片以感光速度(din/ISO)來分別,由最低速之ISO 25度至高速之ISO 3200,一般來說感光度越低,畫質越細膩。 最常用的膠卷為din21度/ISO100.其次是快片,即 din24度 /ISO200.其它速度的膠卷,由於價格,冲片技術要求特殊,在2000年左右數碼攝影興起後,幾乎只有專業人士才會使用。

種類[ | ]

以片幅大小來分別有常用的120型(中画幅底片)、135型(最常用,底片寬 35 毫米)、110型(小型匣式)等,還有另外為拍攝廣告或大型海報而設的諸如 4"x5"或 8"x10"大画幅散页底片

以感光類型來分的則有黑白底片、彩色底片、紅外線底片X光片等。而彩色底片因應不同的光源色溫,又分為日光片與燈光片,若用燈光片拍攝日光下的景物,則相片色調會偏藍,反之則偏黃。

以包裝方式來分別,又可分為軟片和硬片。制成長條卷狀的軟片又稱膠卷。 120型膠卷可以拍攝8张6x9、12張6x6或是16张6x4.5,俗稱2吋半的底片。用一條較長的不透光紙捲起,一頭插在鐵片做的軸心上。紙向裡面黑色,向外黃色 (也有粉紅色綠色),印有数字。部分照相機後背有小窗孔,擰轉捲片把手或捲片鈕,看到號碼對正窗孔就是到了預定位置。 135型膠卷可以拍攝36張俗稱1吋的底片。片基上打有齒孔(見圖),相機內有齒輪勾住齒孔,拍攝時擰轉把手過片。

1960年代以前,常用的底片規格是120型。此後由於鏡頭生產技術的發展,中下價135照相機鏡頭質量大大提高。又因为胶片质量的提高,135型底片開始普及。直至1970年代彩色攝影技術成熟,全自動的135彩色冲片晒相機充斥市面,120型底片在非专业领域被取代。

電影底片尺寸[ | ]

  • 8毫米胶片(8 毫米):8毫米是最窄小尺寸的底片。1932年問世,用於拍攝業餘及家庭影片,由於底片及沖片成本低廉,許多前衛及地下電影也愛用8毫米寬電影底片。自1960年代中期起,8毫米寬的電影底片逐漸為超8毫米電影底片所取代。[1]
  • 超8毫米胶片(Super 8):於1965年問世,8 毫米寬,但是品質較標準8毫米尺寸佳,畫面也較大,現已大量取代8毫米底片。最常用於教育、行銷、工業培訓及家庭電影領域,亦為原創相機底片及16毫米底片原作的縮小沖印。
  • 16毫米(16mm):寬度為16毫米的底片。在無聲電影裡,16毫米底片兩邊都有排孔;而有聲電影則只有一面排孔,另一面則作為音軌。這類底片於1923年引進業餘者市場,並逐漸發展成為非針對一般戲院上映之家庭電影製片者的常用媒材。這類尺寸的底片多用於獨立短片、紀錄片及教育性用途影片。[2]
  • 超16毫米(Super 16 mm):1971年問世,超 16 毫米電影底片的畫面比標準 16 毫米電影底片大40-46%。由於成本較便宜,超 16 毫米影片時常被放大至 35 毫米以便在電影院播放。
  • 35毫米(35 mm):寬度為 35 毫米,每個畫格每面有4個排孔,一帧由16個畫格組成。這種底片從電影發展最早期開始,即是專業電影攝製的標準尺寸底片。[3]
  • 65毫米(65 mm):65 毫米寬,兩面皆有底片鏈輪定位孔。通常為了電影院上映而轉換成 70 毫米投影片。
  • 70毫米(70 mm):70 毫米寬,兩面皆有底片鏈輪定位孔。利用 35 毫米或 65 毫米底片所拍攝的電影,可轉換放大成 70 毫米寬底片,以便在電影院寬螢幕播放及發行。横置的 70 毫米胶片用于部分IMAX影片的拍摄。


底片的早期发展[ | ]

1835年英国发明家卡尔·波特开始使用涂有氯化银硝酸银的图纸作为感光材料,在照相机里拍成负像,然后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方法定名为卡罗摄影术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这种技术以碘化银感光,用汞显影,用食盐定影。感光速度很慢,在阳光下需15至30分钟。

1851年,英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又称火棉胶摄影法。该法以卤化银感光。虽因版干后不再感光,但成本较达盖尔银版法低很多,且感光速度有较大提高(5-15秒),在此后30年独领风骚。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5年,柯罗叮溴化银干版被研发出。感光版制成后不必马上装入相机中拍摄,曝光后也不必马上冲洗加工,但乳剂层干燥后感光度下跌,曝光时间要数倍于湿板,应用受限十分明显。

1868年,W.H.哈里森提出使用胶棉明胶来替代胶棉乳剂的设想。并在随后的1871年被英国医生R·L·马多克斯证实可行。感光速度大幅提升至几十分之一秒。

1877年,查尔斯·贝内特发现了,把溴量过剩的乳剂,延长加热时间,即延长乳剂的成熟时间,乳剂的感光度大大提高。这样制得的明胶乳剂干版,印相曝光速度提高到了1/125秒,在此之前,湿版至少也要数以秒计的时间进行曝光才能照相和印相。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

至此,胶片的形态固定了下来。

底片的后期发展[ | ]

美國電影業的發達,刺激感光材料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美國感光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底片的名牌有美國柯達(Kodak),歐洲愛克發(Agfa)和日本的富士(Fuji)。

中國的國產照相材料工業始於40年代。南洋歸國華僑在創辦廣東汕頭公元照相材料廠,生產公元牌黑白膠片膠卷和相紙。此後上海,保定也生產黑白照相材料。

中國的彩色攝影技術研發起步太晚,70年代保定開始試產彩色膠卷。由于質量太差,又缺乏配套的照相機和冲晒機工業支持,喪失生存空間。80年代中期,外國彩色照相材料大舉進入中國,雄霸中國市場20多年.中國的照相材料工業完全衰敗.

到了21世紀,電腦科技的突飛猛進和ccd的發明促使數碼成像技術日益普及,也促使感光化學工業的徹底沒落.

今天,採用底片攝影的人已經不多了,雖然底片有其無可取代的優點,例如135底片面積就比多數數位相機感光板(數碼介質)大,如果要製作大幅照片,仍然是用底片較佳,另外底片影像層次感較強、色彩自然(類比產生的色彩)、圖質細膩(像素高)、寬容度大(容易保留亮部或暗部細節)等,其成象質素較數位相機為佳。尤其在光線暗的情況下,會需要長時間曝光拍攝,或在沖洗底片時作增感顯影(提高顯影液濃度或拉長顯影時間),例如Kodak Tri-X 400增感顯影至iso 1600,甚至Kodak T-max p3200增感顯影至iso 6400也有不錯的畫質,然而長時間曝光在數位攝影上會產生大量雜訊,因此有部分攝影師仍堅持使用底片拍攝。

雖然用底片拍攝能製作素質高的相片,但是需要熟習暗房技巧,一般來說快沖印店難以充分發揮底片的優點,所以用底片攝影者最好親自沖印相片,例如可以在印放相片的時候實行分區曝光,自行調整相片反差及裁剪,另外也因為黑白沖印所用的藥水毒性遠較彩色沖印低,並且沖印過程較簡單,所以現在很多人在黑白暗房作手工沖印,彩色底片多數用自動沖印機器來避免接觸彩色沖印的藥水,不過手工沖印的素質比自動沖印機器佳。

數碼攝影在成像、儲存、傳送、收藏和檢索等方面,有底片攝影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接收者可以通過網絡看到千里外鏡頭內的現場.一火柴盒記憶體儲存的相片,用膠片足夠堆積一間房.

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底片市場逐年萎縮,但是由於底片數碼化的存在,加之底片攝影在大畫幅攝影領域的優勢,以及底片獨特的“發色”(指底片更加逼真的顏色),底片攝影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與數碼攝影處於共存狀態。

参考文献[ | ]

相關條目[ | ]

  • ASA
  • 感光度
  • 鬼照片

af:Film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