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律 维基
Advertisement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道德經》第64章的部分內容,全文為「其安易恃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常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人之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哲學角度看,反映出事物量變的過程。

第64章詮釋[ | ]

老子在本章中主要是向帝王闡述治國之術,要王者注重時政中細微的變化,遵循事物發展規律,順應自然,以達「無為」而治之目的。

File:DaodeTianzun.jpg

《道德經》作者老子的仙像——神話仙人太上老君化身

哲學思想[ | ]

反映物質運動中量變質變必然性。「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與其前面的「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是同一類意思,它要解釋的是: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須從點點滴滴開始,也就是事物的質變由量變開始,而且這種變化是自然而然的,毫無做作,目的還是要論述其「無為」而治天下的哲學思想。

現實影響[ |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與《韓非子》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本質意義相同,同屬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箴言,後人在自己的文章或著作中引用頗多,並將其作為自己處世的座右銘。

著名引用[ | ]

  • 白居易

《溫堯卿等授官賜緋充滄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苟自強不息,亦何遠而不屆哉?」

  • 夏衍

《<學人談治學>代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建築百丈高樓,不先打好地基是不行的。」

閱讀參考[ | ]

  • 道德經
  • 老子
  • 諸子百家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