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律 维基
Advertisement
保羅.亨德密特
File:Paul Hindemith 1923.jpg
全名 Paul Hindemith
出生 1895年11月16日
哈瑙
逝世 1963年12月8日
法兰克福
所屬時期/樂派 20世纪
擅长类型 歌剧,管弦乐,室内乐,键盘乐
代表作 歌剧《画家马蒂斯》《世界的和谐》(各有一部同名交响曲),室内乐曲系列,中提琴和乐队《天鹅转子》,钢琴《音的游戏》,七部弦乐四重奏,各种弦乐奏鸣曲
學生/受影響人物 卢卡斯·福斯迪勒-乔约

保羅·亨德密特德语Paul Hindemith,1895年11月16日-1963年12月8日),又譯興德米特欣德米特,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附近的哈瑙。他身兼多職,為作曲家、理論家、教師中提琴家和指揮家。不論是音樂作品或是在音樂想法上,欣德米特都是近代重要的德國作曲家之一。

欣德米特是現代與史特拉汶斯基巴爾托克等同為最具有影響力的偉大作曲家。他從小喜歡音樂,9歲開始學小提琴,12歲起師事法蘭克福音樂學院英语Hoch Conservatory教師黑格納(Hegner),一年後又轉到該音樂學院提琴教師中的老前輩雷布納(Adolf Rebner)門下。這位教師發現欣德米特很有音樂天賦,就為他在音樂學院爭取了一個免費生名額。

在隨後的三年中欣德米特集中精力在學習小提琴;1912年,他開始學習作曲,後來又開始學習各種樂器,最傑出的是單簧管和鋼琴,此外還有中提琴等。到1915年,欣德米特不僅在一個弦樂四重奏團中任第二小提琴手,還被法蘭克福歌劇院樂隊聘為第一小提琴手。兩年後的1917年,欣德米特應徵服役,他參加了一個團級軍樂隊,並且在那裏組織了一個弦樂四重奏團,還時常舉行非公開音樂會。戰後,欣德米特重返法蘭克福歌劇院英语Opern- und Schauspielhaus Frankfurt樂團。1924年與樂團指揮的女兒結婚。

早在進音樂學院之前,欣德米特就已開始創作;而在1919年6月2日欣德米特的作品首次公演時,他已經發展了一種帶點獨特個性的風格。在這次音樂會上演奏的作品有《鋼琴五重奏》等。此後,他開始受到音樂界的注意。1921年8月,欣德米特的《弦樂四重奏》公演,這次演出奠定了他作為德國最主要的年輕作曲家的地位。此後,為使聽衆能聽到《弦樂四重奏》,欣德米特組織了"阿瑪爾-亨德密特四重奏團"到各地舉行旅行演出。

1927年,欣德米特受聘擔任柏林高等音樂學校作曲教授,於是逐漸淡出舞台,轉而致力於作曲、指揮和音樂教育,由他所組成的「阿瑪四重奏」也於1929年正式解散。在此之前,他從未擔任過教師,更沒有什麽教學經驗,但他憑著演奏與作曲的經驗,很快就適應了這項工作,在柏林高等音樂學校的教學一直延續到1955年。

欣德米特開始為電影學校廣播作曲,他認為音樂要使人了解其意義,重視作曲家與演奏者、聽眾、消費者之間的溝通,這樣的概念被稱為是「實用音樂(Gebrauchsmusik)」,被視為是當代藝術的一部分。所謂的「實用音樂」又稱功能音樂或是普通音樂,簡單來說就是最簡單容易演奏、甚至在任何場所皆能演奏的音樂作品,此概念更在戰後的歐美音樂社會引領風騷。

1934年,欣德米特完成重要作品「畫家馬替斯交響曲(Sinfonie Mathis der Maler)」,並於次年完成歌劇「畫家馬替斯(Mathis der Maler)」,由威廉·富特文格勒指揮,卻由於內容挑戰了當權的德國納粹,因而遭到禁演的命運。欣德米特因此離開德國,前往土耳其繼續為當地的音樂教育效力。

欣德米特自1937年起連續三年到美國巡迴演出,並於1940年決定在文化包容力大的美國定居。他先在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音樂院」任教,不久後轉任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擔任作曲教授,1942年被任命為該校校長,同時他的演奏能力似乎有所衰竭,已很少從事演奏活動。

在這執教期間,他寫出了不少作品,主要有《降E調交響曲》(1940年)、序曲《丘比特與普賽克》(1943年)、《韋伯主題交響變形曲》(1943年)、供鋼琴和弦樂隊演奏的《四種氣質》(1944年)、《寧靜》交響曲(1946年)、《世界的和諧》交響曲(1951年)等,還為他擅長的樂器---大提琴鋼琴單簧管法國號寫了協奏曲。在美期間,除了演奏家與指揮家的身分之外,欣德米特也是位專業的音樂教育家,他的音樂理論著作,至今仍是音樂教育的重要教材。他完成許多音樂作品及音樂教育、作曲理論專書,例如,1949年至1950年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時所用的講稿,便匯集成「作曲家的天地(A Composer’s World)」正式發表。

1946年欣德米特入美國籍。次年他訪問了歐洲,並在這歐洲舉行講座、指揮樂團。他也接到了許多來自德國(包括法蘭克福音樂學院等)的聘請,但他都沒有接受。1951年他接受了蘇黎世大學的聘請,同時在大西洋兩岸穿梭教學。1953年起定居瑞士,居住在沃韋附近。

1957年戰後他重返歐洲,定居於瑞士蘇黎世,並完成了「世界大同交響曲(Sinfonie, Die Harmonie der Welt) 」與歌劇「世界大同」(1957)。1963年完成了「彌撒曲(Messes)」之後,這位二十世紀集作曲家、演奏家、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於一身的音樂大師,於12月28日逝世於家鄉德國法蘭克福

亨德密特的音樂[ | ]

  亨德密特不像當時多數音樂家試圖推翻傳統,反而重拾 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時期的客觀絕對的音樂精神。亨德密特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對位 、卡農、賦格等巴洛克時期的作曲法,更以絕對音樂取代自浪漫樂派充滿主觀性質的標題音樂,因此被譽為是「二十世紀的巴哈」。   從亨德密特青年時期的音樂創作中,可以看出小約翰史特勞斯和馬克斯.雷格的 痕跡,因此也可以說,屬於浪漫主義後期風格。這一時期的作品大多為室內樂,包括一些弦樂四重奏《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等。從二十年代起,他在自己的音樂中融合了新古典主義的風格。這方面較為典型的例子是《小型室內樂》(1922年),這部作品的問世,表示出作曲家已基本擺脫了過分嚴密的浪漫主義風格。雖然史特-拉汶斯基和法國"六人組"也許對亨德密特的創作産生過影響,但他的新古典樂派(更貼切地說,也可稱之為"新巴洛克樂派")創作顯然具有德國複調音樂的傳統。他那種和聲上和複調上的複雜結合使人想起像巴哈這樣的德國巴洛克作曲家。亨德密特 自己承認,他曾在許多方面受惠於這位偉大的德國音樂大師。他為鋼琴寫的《調性游戲》(1942年)就是以巴哈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為範本的;在其他的一些室內樂和弦樂作品中,巴洛克的大協奏曲特性也是比較明顯的。   亨德密特在最初之時,就選擇以賦格、奏鳴曲、組曲等傳統的作曲手法,成為學院派的代表, 而他也以此為傲。亨德密特的的作品「當丁香花最後在庭院開放時(When Lilacs Last in the Dooryard Bloom’d)」 是亨德密特根據惠特曼(Walt Whitman) 的詩篇,為「第二次世紀大戰」死難者所寫的安魂彌撒,其動人的音樂性被認為是為早期的代表作。   亨德密特陸續以「無調」、「調式音樂」等充滿濃厚的實驗色彩,使用不協調的和聲旋律,反浪漫、 重理性與客觀,以巴哈至貝多芬的德國偉大傳統為依歸,作品大多無標題,曲式偏向巴洛克與古典,多數以室內樂曲為主體,最重要的作品為管樂五重奏「小室內樂(Klein Kammermusic)。晚期的作品則趨向對位、賦格等巴洛克時期風格,更從未放棄調性音樂,主要代表作有鋼琴曲「嬉戲音樂(Ludus tonals, 1943)」,此作品則被譽為是「二十世紀的平均律,更因此有人稱他為「二十世紀的巴哈」。 亨德密特被認為是現代音樂中的保守主義者,是二十世紀一股復古的暖流。

作品链接[ | ]

  • 给木管五重奏的小室内乐曲

参见[ | ]

  •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著作[ | ]

  • 《作曲技法》(卷一、卷二、卷三),有罗忠镕中译本出版于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年。

詳情以及其它著作請參考英文條目。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