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律 维基
Advertisement

{{Ambox/core

|type = style
|image = File:Antistub.svg
|smallimage = File:Antistub.svg
|imageright = 
|smallimageright = 
|class = ambox-style 
|style = 
|textstyle  = 
|smalltext  = 
|talk = 
|issue = {{#if:|| }}本条目需要擴充。
|fix = {{#if:||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date = 2013年2月16日
|info = 

}} 在音樂範疇中,五線譜是一種為人熟悉的音樂標記方式,利用五條平行橫線,在其上面記入標示不同音高拍子音符。這些線,可稱為「五線譜」或簡稱「譜表」(Staff or Stave)。並依據拍子記號將五線譜上音符依拍分成小節,用小節線標示。

在五線譜上,音高是由下而上標示,位於較高線上的音符代表較高音高;而時間則由左至右標示,左面的音符會比右面的較早演奏出來。當然,演奏記在譜表上的樂曲時,音高、速度等比例會因不同的音樂符號或標示而有所不同。

五線譜結構[ | ]

記譜時,音符都會刻畫在一條線上或者兩條線中間的空間上。而這些線及間由下而上命名的,最下面的是第一線,最上面的是第五線;同樣,第一、二線之間為第一間,四、五線之間為第四間。在這五條線之間,可以記下十一個音。

要確定五線譜上線間所代表的音高,還需要加上譜號。譜號將標示某個特定音所在的線,並將其他音依序排列。例如G譜號就將中央C對上的G音定在第二線上,這樣對落的第一間就是F音,對上的第二間就是A音,如此類推。而不同的譜號標示在五線譜上不同線的位置上,亦會改變五線譜所代表的音高。另外,不同的音調及其調號都會影響寫在五線譜上不同音的音高。

File:Tonyli1212Music.jpg

參考:音部記號


沒有加上譜號或用特殊譜號的五線譜也可以用在敲擊樂的譜面,以不同的線和間表示不同的樂器。


加線與加間[ | ]

如果要在五線譜上記載位於下一線以下或上一線以上的音時,就必須在五線的上下,加上一些臨時短線。這種短線就稱為加線(Ledger lines),由加線產生的間,就稱為加間(Ledger spaces)。


五線譜歷史[ | ]

在西方中世纪早期,人们使用纽姆符(neumes)来记录乐谱。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只能通过符号表示音调高低,但不能准确表示音值的长短。当时只能通过这些助记符记录音乐。

九世纪到十一世纪,许多乐谱大量使用更精确的音符间距,用纽姆符在页面表示绝对音高(约公元1000年意大利的Longobardian和Beneventan纽姆谱手稿,采用就的是这种方式)。该谱子,是用类似现代音名字母与纽姆符结合方式,做成的简短纽姆谱手稿。此外,许多早期乐谱手稿使用一条或多条平行线,表示特定的音高。

現代五線譜源自於十二世紀左右的葛利果聖歌。在那個年代主要仍以文字結合符號來代表音高。然而有人卻在當時開始嘗試以線條來記錄葛利果聖歌。並且隨著時間從一開始只有一條線逐漸發展到四條線,並且只使用點代表音符。在當時因為樂器的調性與音域不同,樂譜用幾條線並沒有一個標準。現存最早的羊皮紙樂譜是在1342年製造,含有四線三間。五線四間的樂譜則是義大利人Ugolino of Forlì製作的。從樂譜的義大利文pentagramma可看出樂譜是五條線。十六世紀法國率先將他們的音樂整合成五線譜系統,並很快的在歐洲廣為流傳。

相關內容[ | ]

  • 音樂
  • 音樂符號
  • 譜號
  • 记谱法
  • 简谱
  • 工尺谱

參考[ | ]

參考書目[ | ]

  1. 黑澤隆朗,樂理,音樂家出版社,1984:p.16-22

外部連結[ | ]

fi:Nuottikirjoitus#Nuottiviivasto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