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iaohonggg(讨论 | 贡献) 小 (1个修订) |
小 (机器人:移除31个跨语言链接,现在由维基数据的d:q207349提供。) |
||
第2行: | 第2行: | ||
{{noreference|time=2007-11-15}} |
{{noreference|time=2007-11-15}} |
||
− | '''主音音樂''' |
+ | '''主音音樂'''(大陸將主音音樂稱為'''主調音樂'''<ref>譯為「主調音樂」,有時容易與調系中的[[主調]]、[[屬調]]等名稱混淆</ref>)是一種與[[複音音樂]]相對立的音樂分類。主音音樂作品以其中某一個[[聲部]](多數情況是高音部)作為[[旋律]](即「主音」),其餘聲部以[[和聲]]或[[節奏]]等手法,作為陪襯和伴奏。(相反的,[[複音音樂]]則是每個[[聲部]]都是地位相等的[[旋律]],並互為彼此的[[和聲]]與[[節奏]]。) |
⚫ | |||
⚫ | |||
⚫ | |||
⚫ | |||
− | 主音音樂在 |
+ | 主音音樂在[[古典時期]]時期開始蓬勃發展,在歷經[[浪漫派]]、[[印象派]],進入風格多樣化的[[20世紀]]後,至今仍是音樂創作的主流,受到最多欣賞者的青睞。 |
− | == |
+ | == 註解 == |
+ |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
||
− | * [[單音音樂]] |
||
+ | <references /> |
||
+ | </div> |
||
+ | |||
+ | == 參見 == |
||
* [[複音音樂]] |
* [[複音音樂]] |
||
第20行: | 第24行: | ||
{{Link GA|en}} |
{{Link GA|en}} |
||
− | [[bg:Хомофония]] |
||
− | [[ca:Homofonia]] |
||
− | [[cs:Homofonie]] |
||
− | [[da:Homofoni]] |
||
− | [[de:Homophonie (Musik)]] |
||
− | [[en:Homophony]] |
||
− | [[eo:Homofonio]] |
||
− | [[es:Homofonía (música)]] |
||
− | [[et:Homofoonia]] |
||
− | [[fi:Homofonia]] |
||
[[fr:Homophonie#Musique]] |
[[fr:Homophonie#Musique]] |
||
− | [[gl:Homofonía (música)]] |
||
− | [[he:הומופוניה]] |
||
− | [[hr:Homofonija]] |
||
− | [[hu:Homofónia (zene)]] |
||
− | [[it:Omofonia (musica)]] |
||
− | [[ja:ホモフォニー]] |
||
− | [[ka:ჰომოფონია]] |
||
− | [[lt:Homofonija]] |
||
− | [[nl:Homofonie (muziek)]] |
||
− | [[nn:Homofoni]] |
||
− | [[no:Homofoni]] |
||
− | [[pl:Homofonia (muzyka)]] |
||
− | [[pt:Homofonia]] |
||
− | [[ru:Гомофония]] |
||
− | [[simple:Homophony]] |
||
− | [[sk:Homofónia]] |
||
− | [[sv:Homofoni]] |
||
− | [[uk:Гомофонія]] |
2013年3月12日 (二) 14:29的版本
{{Ambox/core
|type = style |image = File:Antistub.svg |smallimage = File:Antistub.svg |imageright = |smallimageright = |class = ambox-style |style = |textstyle = |smalltext = |talk = |issue = {{#if:|| }}本条目需要擴充。 |fix = {{#if:||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date = 2007年11月15日 |info =
}} {{Ambox/core
|type = content |image = File:Tango-nosources.svg |smallimage = File:Tango-nosources.svg |imageright = |smallimageright = |class = ambox-content |style = |textstyle = |smalltext = |talk = |issue = {{#if:|| }}本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fix = {{#if:||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date = 2007年11月15日 |info =
}}
主音音樂(大陸將主音音樂稱為主調音樂[1])是一種與複音音樂相對立的音樂分類。主音音樂作品以其中某一個聲部(多數情況是高音部)作為旋律(即「主音」),其餘聲部以和聲或節奏等手法,作為陪襯和伴奏。(相反的,複音音樂則是每個聲部都是地位相等的旋律,並互為彼此的和聲與節奏。)
主音音樂的特點,是音樂形象明顯,旋律明晰,感情表達明確,欣賞者較容易融入其中,也容易朗朗上口。主音音樂最重要的創作概念是和聲學,與複音音樂重視對位法的概念不同。
一般認為主音音樂在18世紀時才成為西洋音樂的主流,在此之前是以複音音樂為主的宗教音樂為音樂主流。儘管如此,現代的西洋音樂即使以主音音樂為主,但仍或多或少的都運用了一些複音音樂的手法,尤其是表現莊嚴氣氛的宗教性音樂尤其如此。
主音音樂在古典時期時期開始蓬勃發展,在歷經浪漫派、印象派,進入風格多樣化的20世紀後,至今仍是音樂創作的主流,受到最多欣賞者的青睞。
註解
- ↑ 譯為「主調音樂」,有時容易與調系中的主調、屬調等名稱混淆
參見
fr:Homophonie#Musique